在浙江义乌有这样一对夫妻,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模范典型,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,却用九载春秋的持续奉献,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赞歌。自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、中华志愿者协会传承雷锋精神工作委员会(简称“全国学雷锋两会”)结缘九年来,以平均每年为学雷锋基金捐赠三万多元的爱心奉献天载配资 ,默默无闻做雷锋,如同春日细雨般,将雷锋精神浸润在每一个扎实的行动中。这就是被誉为“一对好夫妻 两个‘活雷锋’”的楼关海 楼桂诊夫妇。
2016年6月6日,当人们感慨“六六大顺”的吉祥寓意时,楼关海 楼桂诊夫妇商议着,如何为学雷锋做点贡献。于是楼关海来到银行,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汇入了16万元人民币。老两口这笔省吃俭用的善款,没有隆重的捐赠仪式,没有媒体的闪光灯见证,只有银行转账单上工整的签名,默默诉说着他们对社会的大爱。
展开剩余77%当笔者问起“9年前16万对于一个普通家庭不是个小数目,你们当时怎么想的?”楼关海回答:“没有多想,就是想为学雷锋做点实事,把‘全国学雷锋两会'当成咱们学雷锋人的家,给‘家里'打款心里安逸”!
如果说首次捐赠是善心的迸发,那么持续九年的坚持则见证了信仰的力量。2020年1月,楼关海 楼桂诊夫妇在参加“全国学雷锋两会”南京活动时,又捐赠学雷锋基金6万元。时隔一年后的2021年12月,“全国学雷锋两会”迎来建会10周年,他们再次捐资5万元制作学雷锋纪念牌。楼关海说:咱们“全国学雷锋两会”成立10年来如一日,传承弘扬雷锋取得显著成效,这是我们学雷锋志愿者家人共同的十岁生日啊,值得纪念!我来赞助制作一批精美体面的纪念章,让每个雷锋人见证珍藏这一辉煌。为此,他不辞辛苦,跑了设计部门又跑工厂,既出钱又出力!
2025年3月30日,“全国学雷锋两会”新征程学雷锋枣庄模式推广暨基金项目推介捐赠活动,在山东枣庄热烈的进行着……,在捐赠环节,一个银发红衣瘦弱的身影健步走上讲台天载配资 ,用充满底气的声音说:“我和老伴儿带来了5万!”话音刚落,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,台上台下投来敬佩的目光!
笔者采访:“通常这种情况家人会拖后腿,您们怎么统一思想的?”楼桂诊说:“前一天晚上我和老伴看会议流程有捐赠环节,是我提出来,虽然现在手头不太宽裕,咱们也不能空手,咱出5万吧,唉不多!”此时,笔者联想他们连续捐款的情景,朴实无华,默默奉献,敬佩感动的心情油然而生……
笔者在对知情人士的采访中还了解到,楼关海 楼桂诊夫妇还几次为“全国学雷锋两会”组织的有关活动,赞助红围巾等活动用品。算起来九年间捐赠赞助33万余元,相当于每年从家庭收入中挤出3万6千余元,通过学雷锋基金用于公益事业。不仅如此,楼关海 楼桂诊夫妇还积极资助贫困学生、捐赠四川抗震救灾、支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,创办红色展览馆、雷锋书屋,让雷锋精神进校园等,身体力行,没有华丽的语言,只有默默的行动,这些为学雷锋做公益的开支100余万元。对于一个做小本生意的普通工商户来说,也是做了极大的努力与付出。而在楼关海 楼桂诊夫妇看来,为学雷锋做公益力所能及的做点事,感到很开心。我们把这些付出也作为我们家庭的一项“正常开销。”朴素的言语里透着真挚与大爱,仿佛这是他们的家事。
“全国学雷锋两会”李天文主任这样评价:“楼关海 楼桂诊夫妇的可贵之处,在于把学雷锋做成了‘进行时',从一次性捐赠到多次资金支持,他们身体力行,常态化行善,在真真切切的弘扬雷锋精神,正是“一对好夫妻,两个活雷锋”。
雷锋生前战友、创会名誉主任冷宽将军,为夫妻二人题字“学习雷锋 奋斗终生”。
创会名誉副主任田永清将军、创会主任高学敏将军,也都给予楼关海 楼桂诊夫妇高度赞扬!
这对已过花甲之年的夫妻,用与“全国学雷锋两会”结缘九年光阴,将“3·5”变成了“365”。他们的爱心善行如同东海潮水,没有惊涛拍岸的壮阔,却以持之以恒的涌动奔流不息。当被问及未来打算时,楼关海望着墙上雷锋画像笑道:“我们这辆‘雷锋号'列车,只要还能开动,就会一直向前”。
(笔者注释:第一张照片为2021年3月5日楼关海 楼桂诊夫妇在赠与义乌市国贸小学雷锋铜像前合影)
图文:许晓杰
主编:薛钦泽天载配资
发布于:重庆市永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